各設區市科協、各省級學會:
為落實《2022年“科創中國”工作要點》、《“科創江蘇”三年專項行動計劃(2021-2023年)》工作部署,進一步團結引領廣大科技工作者立足新發展階段,貫徹新發展理念,融入新發展格局,促進科技經濟深度融合,切實發揮科協組織服務經濟社會發展的倍增器、助推器作用?,F就2022年度“科創江蘇”專項行動計劃項目申報有關事項通知如下:
一、院士協同創新中心建設項目
(一)項目目標
充分發揮品牌化高端科技服務平臺作用,構建“立足區域、著眼全省”的大平臺服務體系。整合國家級學會、省級學會院士團隊研究力量,加強技術協同攻關,深化產學研合作,著力推動解決企業“卡脖子”攻關項目,加快科技成果轉移轉化,探索形成有效解決企業實際問題、具有示范意義的組織模式與運行機制,為服務構建新發展格局貢獻智慧力量。
(二)項目類型
1、平臺運行成果:推動已建院士協同創新中心創新發展,建成工作機制合理、運行機構規范、服務體系完善、創新成果明顯的具有示范引領作用的工作平臺。結合全省重大產業發展,以技術創新推動產業鏈整體水平提升,形成平臺運行成果典型案例,成為服務創新驅動發展“江蘇模式”的有力保障和支撐。
2、新建院士協同創新中心:圍繞江蘇省“十四五”期間重點發展的16個先進制造業集群,聚焦新型基礎設施建設、產業轉型升級、中小企業提質增效以及重大戰略區域創新等難點、痛點問題,根據地方產業需要,在條件成熟時新建院士協同創新中心。
(三)項目數量
1、平臺運行成果:一等4個、二等5個、三等6個
2、新建院士協同創新中心:3個
(四)申報單位及有關要求
1、平臺運行成果項目僅限于2021年12月31日前已建成了院士協同創新中心的省級學會申報。
2、平臺運行成果項目實施過程中,省科協根據《2022年“科創江蘇”立項項目合同書》完成情況以及院士協同創新中心建設評估的具體要求(見附件1),組織專家進行評估,根據評估等次確定項目經費。
3、連續兩年評估結果不合格的平臺,取消下一年度項目申報資格。
4、新建院士協同創新中心項目僅限還沒有開展該項工作的省級學會申報。
5、新建院士協同創新中心需有相關領域院士領銜,由院士團隊、國家級(省級)學會、設區市科協、地方政府相關部門和園區共同組建。
6、新建院士協同創新中心需有固定的辦公場所和齊全的辦公設施,建立完善的工作制度。
7、鼓勵吸引地方資金和企業資金投入,同等條件下優先支持。
8、實施期內項目須接受中期評估和考核驗收,并按要求提供充分的佐證材料。
(五)完成時間
2022年11月底前。
二、會企合作項目
(一)項目目標
進一步拓展服務領域,積極創新為企業服務的方法和手段, 努力為企業提供精準有效的科技服務,促進科技成果的推廣應用和科技經濟的深度融合。在強化企業創新主體地位,推動企業自主創新提檔升級中更好地發揮科協組織的作用。
(二)項目類型
1、服務產業對接活動:發揮省會全面戰略合作和省科協系統科技資源的突出優勢,聯合國家級學會或省級學會資源,與地方政府部門整體聯動,深入地方調研對接,以需求發現有效牽引供給,在全省范圍內聯合舉辦或承辦高端會展、項目引進、專題對接、平臺建設、調研咨詢等創新型對接活動,解決產業急需,做到資源整合下沉和服務有效落地。
2、企業創新發展行動:充分發揮企業(園區)科協的職能作用,聚焦企業創新發展中面臨的急迫技術需求,利用組織優勢,積極對接相關省級學會,接入外部創新資源,為企業組織關鍵技術攻關、創新方法培訓、舉薦科技創新人才、科技成果評估和科技信息應用、科技獎勵申報等有針對性的、助推企業創新發展的行動。
3、省級學會科技服務站:發揮省級學會在學科領域內的人才技術優勢,瞄準相關行業產業、特別是聚焦我省50條重點產業鏈、30條優勢產業鏈、10條卓越產業鏈,以及鄉村振興、健康江蘇、數字經濟、智能制造、人工智能等發展熱點,以解決企業技術難題為目標,在企業或園區建立科技服務站,為企業提供科技咨詢論證規劃、核心技術攻關、科技成果產業化、人才引進培養等各類科技服務。
(三)項目數量
1、服務產業對接活動:30個
2、企業創新發展行動:30個
3、省級學會科技服務站:30個
(四)申報單位及有關要求
1、服務產業對接活動項目的申報單位可以是省科協所屬省級學會、設區市科協或省科協直屬單位。每個單位的申報數量原則上不超過一個。
2、服務產業對接活動項目需具有區域影響力和合作可持續性。鼓勵活動形式的創新,優先支持聯合國家級學會共同在我省舉辦的服務區域產業創新的各類對接活動。(省科協已簽約的國家級學會名錄見附件2)
3、企業創新發展行動項目的申報單位需以省內已建立的企業科協為主,且聯合至少一個省級學會共同申報。在同等條件下,優先支持經省科協認定的示范企業科協的申報。
4、省級學會科技服務站項目的申報單位為省科協所屬省級學會,服務站須依托省內企業或園區等被服務單位建立。立項單位需主動對接設區市科協企業工作負責人(聯系方式見附件3),共同推動被服務企業或園區應建盡建企業科協,引導和支持企業科協共同開展服務企業科技創新的工作。
5、實施期內項目須接受中期評估和考核驗收,并按要求提供充分的佐證材料。
(五)完成時間
2022年11月底前。
三、“科創江蘇”建設項目
(一)項目目標
以科技和經濟深度融合為切入點,面向相關產業和區域,深化會地合作,建平臺、解難題、促轉化、助創業,把科協組織人才勢能轉化為高質量發展動能,形成科協組織服務地方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的有效模式。
(二)項目類型
1、專業科技服務團:以需求為牽引,發揮科協系統及所屬學會的科技服務職能,組織相關專家成立科技服務團,由相關領域知名專家領銜,團隊具備專業化服務產品或能力,為企業(園區)提供技術咨詢、技術攻關、技術轉移轉化、技術推廣應用、成果評價、標準研制與推介等精細化科技服務。
2、區域科技服務團:以地方具體需求為破題點,精準梳理產業集聚和發展難題,強化技術供給能力,提高供需適配性,通過產學研對接融合,強化對區域特色產業基礎服務、重點產業轉型升級、優勢產業數字化提升、支柱產業國際競爭力增強等服務支撐。分蘇南、蘇中、蘇北三個區域,以一個重點城市為中心,形成區域輻射聯動。
3、“科創中國”試點城市:制定地方產業發展具體需求清單、充分利用好“科創中國”科技服務團、平臺資源庫等資源,明確對接方式、確定合作模式,在“科創中國”平臺張榜發布。在“科創中國”試點城市資源匯聚、需求對接、成果轉化等各類排行中創新爭先,爭取形成優秀案例,爭創“科創中國”創新樞紐城市,持續推動試點城市建設出成績、見效果,輻射帶動其他城市共同發展。
4、“科創江蘇”試點縣(市、區):按照《“科創江蘇”三年專項行動計劃(2021-2023年)》確定的工作目標和重點任務,充分發揮科協系統人才、技術、組織優勢,深化會地合作,以建設產業深度融合、創新要素集聚、成果高效轉化的創新型試點縣(市、區)為目標,更加有效地服務地方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
(三)項目數量
1、專業科技服務團:20個
2、區域科技服務團:3個
3、“科創中國”試點城市:3個
4、“科創江蘇”試點縣(市、區):15個
(四)推薦“科創江蘇”試點縣(市、區)
為全面落實省委、省政府和中國科協工作部署,深化“科創江蘇”品牌內涵,更好地推動省科協人才、技術、組織等方面資源深入基層,促進地方科技經濟深度融合,省科協決定開展“科創江蘇”試點縣(市、區)認定工作,具體要求如下:
1、推薦條件
所推薦的縣(市、區)級黨委和政府須重視、支持“科創江蘇”試點縣(市、區)建設工作,且地方產業有創新基礎和潛力,對人才和技術導入有明確需求。
2、推薦方式
以設區市科協名義推薦,各市推薦名額原則上不超過1個。
3、推薦材料
推薦材料包括設區市科協推薦函、縣(市、區)政府申報書(含基本情況和初步建設方案),申報書提綱(見附件4)全文不超過2000字。
(五)申報單位及有關要求
1、專業科技服務團項目的申報單位是省科協所屬省級學會,一個省級學會原則上成立一個科技服務團。
2、區域科技服務團項目的申報單位是省科協直屬單位。
3、每個科技服務團組成人員不少于7人,并建有完善的工作制度。
4、參加組團的專家,要求熱心科技服務工作,具有解決企業科研生產實際問題的能力和水平。
5、申報并成功立項的科技服務團需按要求登錄 “科創中國”創新服務平臺進行注冊,并積極參與省科協組織的各類服務企業創新發展的對接活動。
6、“科創中國”試點城市項目的申報單位需是中國科協公布的“科創中國”試點城市的科協。
7、各設區市科協推薦“科創江蘇”試點縣(市、區)的同時提交《“科創江蘇”試點縣(市、區)項目申報書》。
8、實施期內項目須接受中期評估和考核驗收,并按要求提供充分的佐證材料。
(六)完成時間
2022年11月底前。
四、申報方式及有關說明
1、每個項目須提交內容完全一致的電子版和紙質版《項目申報書》(見附件5)各一份。
2、電子版《項目申報書》發送至郵箱:kcjiangsu@163.com
3、紙質版《項目申報書》經申報單位審核蓋章后寄送至:南京市北京西路30號同心大廈2418室(周煒容收)。
4、申報截止日期為2022年3月30日,紙質材料送達截止時間為2022年3月31日12點。
五、聯系方式
省科協學會學術部 張 華 025-83625055
省科協企業創新服務中心 周煒容 13002571383
附件:
1、院士協同創新中心建設評估的具體要求
2、省科協已簽約的國家級學會名錄
3、設區市科協企業工作負責人聯系表
4、“科創江蘇”試點縣(市、區)申報書提綱
5、項目申報書
江蘇省科學技術協會
2022年3月10日
附件1:院士協同創新中心建設評估的具體要求.docx
附件2:與省科協簽約的國家級學會名錄.docx
附件3:設區市科協企業工作負責人聯系表.docx
附件4:“科創江蘇”試點縣(市、區)申報書提綱.docx
附件5:2022“科創江蘇”申報書.docx